足弓支撐,始於足下!足底筋膜炎,拖鞋怎麼選?常見之足部問題選鞋建議(下) ZABWAY

案例(三)
在台灣,有腳底筋膜炎的人並不在少數,算是一種常見的症狀,當腳底損傷不斷積累損傷及發炎就有可能演變成「足底骨刺」。以下我們看看實際案例,相信會對於此症狀有更深入的了解。
杜小姐從事舞者工作多年,因職業傷害與不良的穿鞋習慣而導致足底筋膜炎經常發生,但通常只需要休息一下便能有所舒緩,所以也沒有將此事放在心上,直到某天在練舞時因腳跟感到嚴重腫痛並帶有拉扯感,才匆忙就醫。經X光檢查後,才發現在足部跟骨位置上增生了骨刺,目前也透過保守與局部治療舒緩該症狀。
如果您也有相似的症況,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,以正確的方式舒緩症狀同時預防進一步的傷害。

針對足底的骨刺問題,比較常發生的是由於幾個危險因子:
1. 體重過重
2. 足跟脂肪墊變薄(退化)
3. 足底壓力過度集中在足跟(大部分人常見的壓力分佈)
4.足底筋膜長期被拉扯導致與足跟連結處產生骨贅物,漸漸形成骨刺
常見症狀:
1. 足跟疼痛
2. 足底骨刺不一定會有症狀,大部分也以保守治療為主(足弓產品、熱敷等等),因很少人能一直都穿著包鞋與矯正鞋墊,再挑選鞋款上也可將拖鞋與鞋墊列入考慮。
專業建議:
1. 足跟杯設計:可協助集中脂肪墊,讓足跟得到緩衝,若已有症狀也可以減少症狀處不斷受到刺激,反覆發炎難以回復2. 前低後高的設計:可讓足底壓力往前足,藉以分散足跟壓力
3. 鞋頭上翹的Rocker設定:可降低行走時足底筋膜過度的拉扯
4. 足弓支撐與前後足的內側傾角設計:鞏固三足弓的穩定性,避免足弓垮掉產生的足底筋膜拉扯
案例(四)
您是否有過出國旅行時腳痛的經驗?王小姐與先生趁著端午連假期間,規劃了一趟日本自由行,打算好好犒勞自己同時放鬆平日工作中累積的壓力。
幾天的旅程下來腳從些許不適到最後實在痛到不行,最終只能使用腳背外側行走這樣奇特的方式完成此次自由行。
回國後經判定可能是前足蹠痛症(Metatarsalgia)也就是俗稱的腳掌痛,經專業建議後使用蹠骨墊並進行舒緩運動已有所舒緩。
